肝脏在长期受损后,会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该病通常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个阶段:代偿期症状较轻微,容易被忽略;而一旦进入失代偿期,症状会变得明显,严重并发症风险也显著增加。
一、肝硬化代偿期常见症状:
消化道不适:食欲下降、厌油、恶心呕吐、腹胀或腹泻。
全身乏力:容易疲劳,体力明显下降,部分人面部出现色素沉着。
黄疸表现:眼白、皮肤发黄,小便颜色加深,呈茶色。
肝区隐痛:右上腹持续性隐痛、胀痛或灼热感,劳累后加重。
皮肤特征:手掌大小鱼际异常发红(肝掌),部分人可见蜘蛛痣。
肝脾改变:肝脏轻度肿大,脾脏也可能稍大。
二、肝硬化失代偿期典型症状:
全身状况变差:明显消瘦、乏力、面色灰暗,尿量减少、下肢浮肿。
消化道症状加重:严重腹胀、食欲极差,常伴胃肠功能紊乱。
出血与贫血:容易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瘀斑,并伴有贫血。
内分泌紊乱:蜘蛛痣、肝掌明显,皮肤色素沉着,女性月经失调,男性可出现乳房发育。
低蛋白血症相关表现:双下肢浮肿、尿少、腹水、胸腔积液。
门静脉高压体征: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腹壁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潜在出血风险高。
神经系统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等肝性脑病表现。
每位患者的症状表现和进展速度不尽相同,但无论出现以上任何不适,都不可掉以轻心。建议尽快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并及时接受规范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预防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