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乙肝这种传染病,它给我们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而且也给患者家属带来了许多不便,此时很多患者就会选择治疗乙肝。那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乙肝干扰素治疗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
干扰素可用于乙肝的抗病毒治疗,主要通过诱导宿主产生细胞因子起作用,在多个环节抗病毒,包括阻止病毒进入细胞、降解病毒mRNA,抑制病毒蛋白转录,抑制病毒增强子活性、抑制病毒包装等。
1、类流感综合征:
通常在注射后2~4小时后发生,可给予解热镇痛剂等对症处理,不必停药。
2、骨髓抑制:
表现为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减少,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恢复,当白细胞计数<3.0×109/L或中性粒细胞<1.5×109/L,或血小板<40×109/L时,应停止用药。血象恢复后可重新用药治疗,但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3、精神神经症状:
出现焦虑、抑郁、兴奋、易怒、等精神神经症状,出现抑郁及精神症状的患者应停药。
4、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诱发甲状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风湿性关节炎、Ⅰ型糖尿病等疾病时,亦应当停药。
除以上情况外,患者出现失眠、轻度皮疹、脱发时,可视情况决定是否停药。干扰素除了不良反应比较多,治疗的适应面也比较窄,很多患者不适合采用干扰素治疗,为此,我院在治疗乙肝方面使用了“新技术”,可杀死细胞核心内的肝炎病毒,实现从源头治肝。
以上就是对“乙肝干扰素治疗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相关内容的详细介绍,希望大家对乙肝有一些认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我院专家将真诚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