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病人为中心质量为核心
  • 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肝病快讯 >

真正能治好“肝病”的不是“医生”而是“自己”—停止创造新的疾病

     发布时间:2019-05-05 14:31     浏览量:

  先来看一个例子:

  我们科里一个年轻的女同事每天上午都不停地打喷嚏。主任就问她:晚上是不是开着冷气,穿短裤睡觉?"主任建议这位女同事晚上睡觉时改穿长裤睡觉试试。第二天开始,她少打了很多的喷嚏。这个同事很年轻血气也不差,每天上午喷嚏打得特别严重,到下午时就好多了。打喷嚏是寒气的排泄,根据经验,应该是她生活中有某些习惯造成寒气经常侵入身体,最大的可能性是夜间睡觉时进入的。如果睡觉时穿着短裤,那么寒气会从大腿的胆经和胃经侵入身体。年轻人血气较高,第二天早上就开始把前一晚进入的寒气排出去。改穿长裤之后,大腿不再有寒气侵入,早上就不再打喷嚏了!

  还有一位母亲,孩子每天打喷嚏,就试着让孩子穿长裤睡觉,果然灵验。反覆试了几次,果然不穿长裤,第二天就打喷嚏,穿了就没事,百试不爽。

  许多慢性病,都是因为患者在生活上有一些小问题和不良习惯,每天不断创造新的病因、诱因。

  今天创造的病因、诱因,明天形成了新的疾病,没完没了,却怪医生无能,不能根治。

  再高明的医生也只能治昨天的病,不能治明天的病;原来是自己不断创造新的疾病,新的诱因。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重视身体向我们发出的每一个求救信号,我们就是减少疾病进展的机率。

  每一个人出生时都有一个全新的身体,用了几十年后,由于我们的生活习惯、脾气性格

  使身体出现了某种慢性病。如果我们不找出生活中不断创造疾病的原因,改正生活习惯、脾气性格,就算现在把病治好了,过一段时间同样的疾病还是会再回来。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有代谢、解毒、消化、合成等功能,参与蛋白质、糖、脂类、维生素、激素、酶类、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等的代谢过程,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肝脏的工作量非常庞大,所以对于肝病患者来说管理好诱因非常的重要,理论来讲乙肝患者进展到肝硬化需要10-15年,丙肝患者进展到肝硬化需要20年,但实际不论是病毒性肝炎还是非病毒性肝炎都提前进入了肝硬化阶段,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患者的一些不良习惯诱发疾病进展,患者管理不好自己的诱因,再好的医生也没有能力使他们痊愈,比如:喝酒,熬夜,吸烟等都是导致肝病进展和爆发的诱因。举个例子:演员傅彪就是先患上乙肝,然后病情恶化,最终因肝癌病逝。傅彪是个对朋友十分豪爽的人。年轻时,因为轻易为朋友作担保,摊上了30万元的债务。为此他下海做业务员,靠“喝酒竞争订单”拼命赚钱。由于酒桌应酬+债务压力+过度劳累,傅彪于1995年患上乙肝,不久演变成迁延性乙肝。后来傅彪遇到了冯小刚,开启了演艺事业的高峰。他玩命似的接了几年戏,最终累出了大问题。2004年又被诊断为肝右叶癌症。换肝手术后,傅彪还是因肝癌晚期并发症去世,年仅42岁。其实他比刘德华还小2岁呢……如果说刘德华是用他鲜活的生命给携带者以鼓励,那么傅彪则用他的死给众人以警示。

  当疾病进展到肝硬化甚至伴有并发症的时候,每个人先想到的是怎样缓解症状的问题。

  实际上是自己缺乏对自己健康的正确管理和认知,本来是可控、可防的问题,现在进展到必需首先解决并发症的问题,错失了治疗良机,增加了治疗难度,任何一种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都有可能是钱和医术解决不了的问题。 因此,肝病患者正确的作法是对自己的健康有一个长远的认知和规划,发现问题即刻解决问题而不是“等”“看”“望”,能在携带期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等到慢性期,能在慢性期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等到失代偿期,肝脏细胞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如果肝脏组织有一部分被切除,不久它可以恢复到原来大小。肝细胞虽然具有这样惊人的再生能力,但是仍会受到外界细菌或病毒感染,或毒物的影响,或全身营养不良等因素,而引起肝细胞功能的障碍,如果病情得不到及时的控制,治疗效果不佳,细胞继续受到破坏后,变性,转向纤维,成为质硬的结缔组织,而形成肝硬化,肝脏功能因此衰退,最终酿悲剧。

  真正能治好“肝病”的不是“医生”而是“自己”—停止创造新的疾病,管理好诱因,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点击阅读剩余内容>>
医院简介Hospital introduction

北京五路居中医医院肝病科研临床基地一直致力于肝病科研技术,以肝病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为主要功能。在肝病科研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详情]

肝病专家Liver disease exp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