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性疾病,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清转氨酶升高、高γ-球蛋白血症、自身抗体阳性,组织学特征为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的肝炎,病情会在短时间内进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我院权威肝病专家李亚磊院长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症状作出以下解析,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范围广,属于全球性疾病,在欧美国家发病率相对较高,在我国病例数呈明显上升趋势。自身免疫活动性慢性肝炎其性别、年龄分布与红斑狼疮相类似,甚至可见“狼疮”现象,说明其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
【临床表现】自身免疫性肝炎为中年以上妇女多见,有皮肤瘙痒、肝大、黄斑瘤存在。主要发病于青少年期。另一方面,绝经期的妇女也比较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都具有很大的隐匿性,不易察觉,发病初期一般很难察觉和迟缓。由于是免疫功能紊乱,患者常常会有全身各个器官的损伤,症状多样,让人找不到头绪,可有关节酸痛、低热、乏力、皮疹、闭经等。易被误诊为关节炎、结缔组织病等。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出现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腹胀、肝脾区疼痛、出血倾向和体重减轻等肝炎症状。约20%~25%患者的临床表现类似急性病毒型肝炎,表现为黄疸、纳差、腹胀等。
检验室检查中γ球蛋白升高量最大,肝功能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均升高,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数目、血清白蛋白、胆固醇酯降低,出现肝功能紊乱和调节失常。自身免疫性肝炎以肝细胞损害为主,属于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并发症】本病特征性表现患者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炎、溃疡性结肠炎、1型糖尿病等。